位银务被格 多人职资超百行从消任被取业者因涉房业罚
近年来监管机构对银行从业者的超百合规监管越来越严格,银行的行从消任管理者们更应绷紧合规之弦。据《证券日报》记者初步统计,业者业务今年以来截至10月中旬,被取被罚银保监会开出并披露的职资行政处罚中,与任职资格相关的格多罚单共有123张,其中,人因有102位银行从业人员被取消任职资格,涉房绝大多数来自银行分支机构,超百并以各银行分支行的行从消任董监高为主。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业者业务银行合规经营需要把握风险和落实好政策,被取被罚它的职资执行者和着力点主要在机构的从业人员,包括董监高和一般从业人员,格多而从业人员不规范甚至存在道德风险是人因银行业风险的重要来源,因此,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处罚是防范金融风险、落实监管政策的重要手段。
102位银行从业人员被取消任职资格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百位银行从业人员被取消任职资格,多数为各银行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另有21位从业人员因任职资格未核准而履行职务受到其他处罚。
在记者统计的上述人员中,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罚单占比过半,涉及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机构。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102位被取消任职资格的银行从业人员主要来自70家银行分支机构:农村商业银行被取消任职资格的人数最多,为24人,涉及19家农商行;农信社紧随其后,23人被取消任职资格,涉及12家;村镇银行位列第三,14人被取消任职资格,涉及9家银行;城商行10人被取消任职资格,涉及4家城商行。从具体数据来看,城商行中,红塔银行今年以来被罚人数最多,达到了6人。而农信社中,有两家银行分别有4人被罚。
从省份上看,云南省被罚取消任职资格的银行从业者最多,达到15位;其次是贵州省有10位,而福建有9位。
从严整治、从重处罚,已经成为金融监管导向。近年来,银保监会除了对机构进行处罚外,对银行相关责任人员惩办力度也明显加大。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统计的罚单中,金融机构很多分支机构“一把手”也因为失职或主动参与违法违规事项被取消董事、高管任职资格终身。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公开数据初步统计,在102位被取消任职资格的银行从业人员中,共有10人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而取消董事、高管任职资格终身的有23人,同时接到终身禁业和取消任职资格终身的双料处罚共有6人。
为何今年监管机构加大对机构负责人处罚?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是强监管、严监管态势下的做法,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是严监管的具体举措之一,另外,在行政处罚上,实行双罚,既罚机构又罚个人,更能对个人从业者产生更大的警示和威慑作用,有助于从源头上更好地管控好风险。
信贷业务违规仍是“高发区”
另外,记者发现,在今年银保监会对银行业开出的罚单中,在罚单决定书上直接写明处罚对象为银行(主要为分支机构)行长(副行长)的罚单,至少有70个。是什么因素使得他们被罚呢?记者梳理了以下几个“关键词”,包括信贷业务、涉房贷款违规、内控管理不到位以及非法收受他人贿赂等。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罚单统计发现,信贷业务是被罚最常见的原因,包括违法违规放贷、贷后管理未尽职、贷款“三查”不尽职等。另外,还有不少针对房地产贷款业务违法违规的处罚,例如:发放虚假按揭贷款、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房地产项目建设、违规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贷款等。
例如,今年1月份,银保监会新疆监管局对5位行长(副行长)开出了取消高管任职资格以及终身禁业的严厉处罚,违规事由是,信贷业务贷中审查未尽职、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未尽职以及信贷业务内控管理未尽职等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行为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今年7月份,齐齐哈尔银保监分局曾开出三张罚单,对某村镇银行2位工作人员处以取消董事、高管任职资格终身的处罚,原因就包括“对克山润生村镇银行贷款“三查”严重不尽职,变相超集中度发放贷款负领导责任。”
“对房地产涉房贷款,特别是今年以来检查处罚力度更多。”董希淼向记者表示,首先,主要是因为涉房贷款占比在银行相对较高,在房地产市场加强宏观调控的情况下,风险会更多。其次,涉房贷款确实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不少。再者,加强对涉房贷款的检查和处罚力度,也有助于推动房住不炒定位的更好落实,而今年以来处罚力度的加大还包括防止资金违规进入房市。
近年来,监管部门除了加大处罚力度,也一直在完善法律法规,通过密集出台相关监管政策,从机制上预防各类风险的发生。近期,银保监会接连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征求意见稿)》三项通知,在监管层面做出了新要求。
(记者 彭妍)
标签:银行|任职资格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责任编辑:热点)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中国消费者报》记者3月24日获悉,中国消费者协会“企业售后服务电话查验宝”升级更名为“企业服务联系方式查验宝”简称仍为“查验宝”)。随着名称调整,“查验宝”的服务范围也 ...[详细]
-
扶优治劣,引导消费。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市场监管局会同自治区质检院到辖区钢厂进行监督抽查,确保用钢消费质量安全。廖开军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顾艳伟摄影报道责任编辑:50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7月15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获悉,为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做到食品安全真抓真管、严抓严管、常抓常管,辽宁省抚顺市市场监管局于日前组织召开了 ...[详细]
-
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域内水、土壤、大气等环境因素得到更好地保护,而环境保护工程现场进行全面空气监测能够对环保项目现场区域内大气污染问题进行提示,为环保工程建设与运行提供有效的大气环境数据依 ...[详细]
-
聚焦:部分中小银行上调存款利率,个人养老金市场迎来发展新阶段
个人养老金市场迎来发展新阶段:在36城先行试点两年后,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向全国推开。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肖静魏清心记者张文章)近期,福建省厦门市将正式迎来食安创城省级初评。今年以来,厦门市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凝心聚力,从7个方面着手做好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组建精干队伍做好监管工作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丘碧英记者 顾艳伟)广西梧州市场监管局日前开展了奶茶专项检查行动,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加工场所存在环境卫生差、从业人员健康证不公示等问题依法责令改正,对存放过期原料未使用)奶茶依法进行查 ...[详细]
-
工作人员在大药房为消费者讲解如何正确了解及选用医疗器械。金秀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向过路群众宣传正确选购医疗器械的知识。广西金秀县是瑶族同胞世居地,为让瑶族群众正确购买和安全使用医疗器械商品,7月27日 ...[详细]
-
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角逐告一段落。数据显示,在刚刚结束的6月份,债基俨然成为市场吸金主力,6月新成立的债基总发行份额占比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更有存量混基宣布转型为债基,不少债基近期纷纷暂停大额申购。债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记者黄劼)8月25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的安乐“查”饭监管品牌行动,对酒楼、小餐饮店的湿米粉类食品购进、贮存和加工制作等相关情况突击检查,加强湿粉类的安全监 ...[详细]